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详情

“自流活水”第二水源开通 提供更可靠的水源保证

分享:
2014-07-03 14:38:01 点击数:1314 作者:水事易

新开河道沟通阳澄湖与元和塘,通过元和塘枢纽泵站,将阳澄湖清流引入城区河道,实现与西塘河水源的双源互补。日前,白塘西延工程完成实现通水,每秒流量为30立方米,不仅为“自流活水”工程提供更可靠的水源保证,也有利于相城区周边的水环境改善和防洪排涝。

据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塘河是“自流活水”的主要引水通道,泵站引水能力为每秒40立方米。西塘河北通长江、南连太湖,水源总体较好,但是,上游望虞河不引长江水时水质不够稳定,引长江水时又受水权制约,因此,有必要在西塘河水源基础上,增辟水源。

白塘西延工程主要通过整合阳澄湖水源优势和元和塘枢纽泵引优势,为“自流活水”提供第二水源。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阳澄湖面积116平方公里,水质较好。随着七浦塘、杨林塘等通江达湖工程的实施,阳澄湖的水量、水质、水位更加有保障,可以为城区河道活水提供更可靠的水源。

据悉,白塘西延工程全长4.4公里,工程概算4906万元,从阳澄湖西面的一个湖梢——“白荡”,通往齐门外的元和塘,主要包括河道工程和桥梁工程。其中,疏浚河道1550米、拓宽老河道400米、新开的河道350米、清障拆除拦河坝3处,在齐门北大街新建桥面宽36米的一座桥梁。白塘西延工程实施后,将成为相城区的防洪大包围,一旦遇到暴雨可以及时将雨水排入阳澄湖。同时,在该工程实施过程中,拆除了附近的小作坊和相关水域的网围养殖,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

“自流活水”工程是古城区水质提升的核心,包括水源工程、配水工程、辅助工程和调度控制系统,项目通过“因势利导、江湖共济、双源互补”等理念,将采取“外拉内畅、南低北高、通闸停泵”等举措,通过形成南北水位差,自北南下引入“外水”,少用或不用古城区内部水泵,促进河网水体畅通有序流动,持续改善河网水环境。

来源:腾讯新闻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