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详情

关注城市用水安全:缺水的乌鲁木齐

分享:
2014-07-10 16:17:55 点击数:1222 作者:水事易

“500”调水工程杯水车薪

“在当前乌市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下,单一的地表水水源供水方式对城市水安全构成了极大风险。”乌鲁木齐水业集团供排部副部长徐明强说,乌鲁木齐河每年来水情况不同,一旦来水量不足或是乌鲁木齐河水质遭到污染,势必造成大半个城市无水可用的状况。

为缓解用水紧张状况,乌市探寻了多条寻水之路,目前正在建设中的“500”调水工程,被很多人视为乌市改变缺水现状的一根救命稻草,远期设计到2020年每天可向乌市供应40万方水。

2012年6月,该调水工程一期已实现向米东区工业园区供水10万方,在乌鲁木齐水业工程史上首次实现了“水往高处流”。二期还将新建一座净水厂,铺设“500”水库至净水厂17.4公里的管线,并预留与城市供水管网碰接端口,今后将为喀什路以北的城市北部供水。

2013年年底,乌市还专门成立了乌鲁木齐昆仑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乌市的再生水运营和管理,预计2014年再生水利用将达到5000万方。

然而,这些措施,似乎并不能彻底扭转乌鲁木齐的“水荒”问题。

1985年,乌市城区面积仅56平方公里,如今已达到499平方公里,全市人口由2000年的208万余人飙升至2013年的400余万人,且增势不减。按此计算,乌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即便调水工程每天为乌鲁木齐增加40万方水,每人增加的水资源量也不足0.1立方米。

不仅如此,2002年我市供水总量是1.32亿立方米,2005年为1.59亿立方米,2012年增长为2.53亿立方米,十年间增长了近一倍。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按照乌市2020年的城市规划蓝图,人口将达500万,这些都说明乌市用水需求势必会激增,用水缺口将不断增大。

“短期是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长远来看,‘500’调水工程或许只能是杯水车薪,乌鲁木齐的水资源短缺并不会因每天增加40万方的供水带来多大的转变。”乌鲁木齐一位水资源专家说。

此外,由于相关政策不完善、价格不占优势等原因,“500”调水工程引来的水,目前只能给米东区部分工业供水。资金投入不足,管网不配套也使得自来水在城市工业级绿化灌溉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大。

新水源亟待开辟

为了保障城市供水,乌鲁木齐各方也在积极努力。

市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乌鲁木齐河水资源利用配置上,乌市将继续实施压粮节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多向城市供应;加大对水利设施投资,完善农业灌溉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推进高效节水农业,降低农业用水量;调整种植结构,种植耗水少、效益高的作物。

在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的情况下,乌市还有哪些水源可用?

好消息是,目前,相关部门已将娄庄子水库建设提上日程,该水库将调用头屯河水系的水,实现“高水高用”。“500”水库也将增加调水量。

此外,早年提出的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白杨河上游修建“三河”流域调节控制性水库工程,也将缓解乌鲁木齐“水荒”及柴窝堡湖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逐步恶化问题。

但近年来,因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早年被提出的跨流域引白济柴项目被一再搁置。在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会中,自治区人大代表马锐亚·哈布都拉建议:自治区应尽快成立达坂城、托克逊地区跨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出台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和使用方案,抢救柴窝堡湖。

而再生水的利用仍有很大空间,乌市计划到2020年,每年利用再生水1亿立方米。

“这些工程能否收到实效,关键看落实。”乌鲁木齐一位水资源专家说,“而改善城市供水安全脆弱状况,除了做好水源地保护、提升供水服务等之外,更需构建多个水源联网的格局,也就是说,乌鲁木齐亟待开辟新水源。”

来源:网易新闻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