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详情

昆明盘龙区文博会上首推“心灵水源地”新理念

分享:
2014-08-11 15:32:13 点击数:1152 作者:水事易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8月9日,云南2014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盘龙区的印象根艺、茶马云南、四方山、合虚文化等5家企业携艺术产品亮相本届文博会。盘龙区首次打出“心灵水源地”的文化宣传理念,“以水识城”、“于饮水之外”、“岸边水痕昆明底色”、“细流淙淙民间乐趣”等板块,诗意地展示出盘龙区作为昆明城市核心区之一的文化地位和城市形象。

“心灵水源地”的概念一亮相就引起观展市民的关注,松华坝、盘龙江、金汁河及大大小小的水体构成了盘龙独特的山水格局……水的流淌与盘龙悠久的历史、丰厚的人文、独特的文化底蕴有着天然的联系,传递、展示出盘龙独具魅力的文化软实力。

面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作为文化大区的盘龙,将推动全区文化建设再上新高度,文化产业将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并全力打造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文化强区。

以水识诚在昆明人心灵上圈地

盘龙区作为昆明市东北部分的城市构成,是昆明市主要行政区域之一。昆明人对母亲河盘龙江寄托着特殊的情感,她包含了昆明历史人文的精华内容,也展现着现代昆明的城市形象。

要了解盘龙,最好的出发点是盘龙江,这条始终流淌于盘龙境内的江流,将盘龙的出现与发展,过去与未来,弯弯曲曲地记录进一怀柔波里。

精美的历史建筑,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民间工艺,传统节庆活动,为后人留下宝贵的遗产;不断兴建的生态园林景观,以水为背景的四季景色,旖旎多姿,倒映出未来城市的景象;不失自我个性的现代都市,车水马龙的立体交通网络,时尚的城市综合体群集,蕴含人文情怀的生活细节,泛着一个时代的芬芳与色彩。

依靠松华坝这样一处纯净之源、盘龙江这样一条生命之流,盘龙区在历史人文的积淀中呈现出别样的风土之美。这风土之美存在于山水自然的丰盛,古迹名胜的余味,文人风流的故事,民间工艺的奇趣,吃穿住行的多彩,还有城市由古时走到现代,并走向未来的演变。

“以水识城,平静之中,沿着脉脉江水追溯一方土地的源头,抚摸最柔软的精神深处。”盘龙区文产办负责人称,这次文博会上,盘龙区以“心灵水源地”作为文化宣传理念,就是希望以水滋润心田,以文化塑造心灵,勾起人们心中美好的回忆,同时向往憧憬盘龙的美好未来,构筑盘龙人的精神文化家园。

项目支撑文化产业后劲十足

文博会的盘龙展区里,有中国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级根艺大师蒋福生先生的大型根艺作品展示,有省内一流书画家、陶艺家联手奉上的“四方山”精品陶器及名家现场绘制瓶体、填刻工艺展示,还有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突破传统技艺开创的现代七彩剪纸,以及动感十足的“茶马云南”时尚民族风服饰现场走秀表演,文化气息浓郁,高端精品荟萃,传统与现代结合,给人美的感受和强烈的盘龙文化印记。

参观市民在展区里流连忘返,对陶器的现场绘制和填刻工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现代剪纸呈现出的多彩梦幻的星球赞叹不已,外国朋友也兴致勃勃,喝茶品茗,交流感受……

有文化底蕴的产品,才具有持久旺盛的市场生命力,也才有“钱途”。

近年来,在省市的坚强领导和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盘龙区全面落实“两强一堡”和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战略部署,切实把文化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政策支持、部门服务、典型带动、突出“龙头”、多业并举的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振兴文化事业,曾经只为经济“搭台唱戏”的文化渐渐走上前台。

据盘龙区文产办负责人介绍,盘龙已逐步形成了文化休闲娱乐、珠宝玉石、民族民间工艺品、茶文化等传统优势产业,还将布局建设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呈现出特色品牌文化企业主导,重大文产项目带动,文化市场繁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递增,发展后劲十足。

随着大型文产项目昆明玉器城、野鸭湖旅游小镇、欣都龙城、七彩云南花之城、9路车站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相继落户盘龙,直接推动了盘龙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辐射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繁荣,对实现盘龙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盘龙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呈现出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喜人局面。

依托商贸服务业的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盘龙还涌现出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市场,如荣获“中国第一茶城”和“全球文化产业特色园区创新引领奖”的雄达茶城,市井休闲文化样板——园博花鸟市场和中国观赏石基地云南奇石城等。

来源:网易新闻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注册 | 忘记密码?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

关闭